聚酯树脂行业:从行业开工看上下游需求变化

卓创资讯 郑明楠 编辑于 2025-05-20 17:25:27
收藏

【导语】粉末聚酯树脂行业的旺季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主要在年底前及年后会有集中的采购和施工期,推动聚酯树脂的产销。理论上2-5月该行业仍处于订单向好的阶段,不过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因担心特朗普上台后的加税政策对市场产生影响,行业旺季提前启动。进入4-5月份,反倒因前期的透支,行业从上而下的需求均有收缩,尤其是5月份上下游开工下降明显。

检修集中季 行业开工齐向下

聚酯树脂及上游原料中,最上游原料异丁醛的行业开工水平是最高的,常态化保持9成附近,最高时候超过100%。主要因羰基合成装置在副产异丁醛的过程中,除了可以进行正异比的调节,也可以进行醛醇的切换。近几年异丁醛始终处于紧平衡,且盈利空间可观,工厂生产异丁醛积极性较高。不过二季度开始,除了常规计划内检修外,异丁醛价格一路向下过程中利润空间压缩明显,工厂适当进行一些比例的调整,5月份预计开工降至八五成,为近两年最低水平。同样,异丁醛价格也降至两年新低,跌破6字关口。其下游新戊二醇整体开工、接单尚可维持,但醇酯行业需求疲软为主,仅个别时段开工好转,对市场整体消耗量提振有限。综上,近期异丁醛降负、让利均为局部需求面缩减影响。

作为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料,PTA由于产能较大,开工负荷相对平稳,波动较小,持稳在8成上下,月度开工变化不大。但PTA涉及下游较多,聚酯树脂占比很小,因此PTA开工负荷变化、价格涨跌对其影响不大。反观聚酯树脂第二大主原料新戊二醇,其下游聚酯树脂需求占比高达8成以上,因此新戊二醇开工变化更能直观反映终端需求变化。5月份新戊二醇行业开工负荷将降至68.5%,为近一年来最低。但并非需求面的拖累,主要因主流大厂计划内检修集中于5月,且前期检修消息明确,支撑新戊二醇重心持续走高。1-4月新戊二醇行业开工负荷基本维持8成及以上。

5月间苯二甲酸行业开工负荷下滑最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间苯二甲酸产能集中,4-6月国内三家企业相继检修,预计5月间苯二甲酸行业开工负荷跌至42%。尽管近期检修消息不断,支撑下间苯二甲酸重心走高,但主要生产企业多存现货,需求支撑不足下,间苯二甲酸涨幅相对有限。此外三羟甲基丙烷为典型的产能过剩原料,吉化巴斯夫装置停车近两年半,万华化学装置开车未果,新疆装置短开后停车,山东柏斯托4月底停车,河北原露计划5月25日停车20天左右,预计5月行业开工负荷略有下降。并且行业开工刚刚从春节后的低负荷提升,后期企业仍将根据下游实际需求调整开工负荷。

聚酯树脂行业除2月受春节影响外,其余时间开工表现良好,尤其对于上半年偏紧的新戊二醇预期下,一季度企业开工意愿偏高,企业普遍储备原料库存、成品库存。4月受中美互相加征关税消息阶段性利空,但因原料尚存,聚酯开工降幅不明显。5月恰逢五一假期,叠加订单跟进不足、等待部分原料下跌,企业存一定停车、降负行为,5月聚酯树脂开工整体下滑。

行业进入淡季 需求仍有收缩预期

5月聚酯树脂行业整体开工负荷下降,多为计划内检修,少量因需求面转弱主动降负。考虑到聚酯树脂行业即将进入传统淡季,且原料库存低位,尤其对新戊二醇继续看空,叠加新戊二醇夏季易结块,聚酯树脂工厂整体开工意愿不高。但随着原料跌至低位,叠加4-5月连续排库,聚酯树脂工厂或择低开工,为后期金九银十做准备,6月聚酯开工负荷会略低但预计不会过低。

 
  • ·预计近期硬泡聚醚市场或持稳运行。具体原因如下:原料:环氧丙烷市场短期或维持稳定,成本面波动不大。需求:下游短期消化库存为主,入市补货积极性偏低。心态:厂家挺价出货为主,下游消库观望。[05-20]
  • ·5月19日:2025年6月WTI涨0.20报62.69美元/桶,2025年7月布伦特原油涨0.13报65.54美元/桶;山东液氯槽车主流参考价格(-150至-100)元/吨;山东丙烯市场主流参照6520-6570元/吨。[05-20]
  • ·预计近期硬泡聚醚市场或整理运行。具体原因如下:原料:环氧丙烷市场短期或偏稳运行,成本面稳定。需求:下游前期适量补货,短期消化库存为主。心态:短期业者心态多观望。[05-19]
  • ·5月16日:2025年6月WTI涨0.87报62.49美元/桶,2025年7月布伦特原油涨0.88报65.41美元/桶;山东液氯槽车主流参考价格(-150至-100)元/吨;周末山东丙烯市场主流参照6470-6550元/吨。[05-19]
  • ·预计近期硬泡聚醚市场或持稳。具体原因如下:原料:环氧丙烷市场或持稳,成本面支撑稳定。需求:下游需求继续改善,用户入市择低适量补货。心态:厂家积极试探推涨出货,下游对高价资源偏谨慎。[05-16]
  • ·日国内F141B发泡剂市场稳定,贸易环节主流货源参考价格在30000-32000元/吨。厂家货源缺乏,供应老客户及出口为主;贸易环节现货缺乏,少量持货贸易商报价维持高位,下游按需采购。(价格条件:含税、现金、自提、桶装)[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