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简评:需求增长预期上调且供应过剩缩减 国际油价收盘缩窄跌幅而趋稳

卓创资讯 吴国栋 编辑于 2025-02-14 07:29:40
收藏
1.特朗普与普京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通话继续打压石油市场
2.特朗普新关税生效时间推迟到4月份
3.俄1月份的原油产量仍略有上升
4.国际能源署上调全球石油需求预测
特朗普与普京关于结束俄乌冲突的通话继续打压石油市场,欧美原油期货盘中延续跌势,然而国际能源署月度报告上调需求增长预测,缩减供应过剩程度预期,加之美国宣布新关税生效时间推迟到4月份,国际油价收盘缩窄跌幅而趋稳。周四(2月13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2025年3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1.29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08美元,跌幅0.11%,交易区间70.22-71.6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2025年4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5.0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16美元,跌幅0.21%,交易区间74.06-75.29美元。
特朗普表示,普京和泽连斯基在分别与他通电话时表达了和平愿望,特朗普还命令美国官员开始就结束乌克兰冲突进行谈判,一些市场参与者预计俄能源出口将增加。受此影响,石油市场风险溢价缓解,周四布伦特原油期货和WTI原油期货盘中下跌超过1%。国际能源署在周四发布的2月份《石油市场月底报告》中称,尽管美国对俄的石油和海运业实施了最新一轮制裁,但俄1月份的原油产量仍略有上升。俄1月原油日产量920万桶,环比增加约10万桶,尽管该国的能源行业在1月10日受到影响深远的制裁。制裁给俄能源行业带来了重大风险,但航运新的应对做法可能被用来帮助维持出口,未来数周可能出现维持俄出口的变通办法。国际能源署表示:“在面对重大挑战时,石油市场一次又一次地表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影响,这一次也不太可能出现不同。"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1月份俄在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协议中承诺的原油日产量为898万桶,实际原油日产量超标24万桶;俄可持续原油每日生产能力为976万桶。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说,“美国对欧洲和中东某国的新制裁在年初扰乱了市场,但是尚未对全球石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中东某国原出口仅略有下降,而到目前为止,俄的石油出口仍基本未受到影响。” 
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计划在周四宣布对等关税,这可能针对所有对美国进口商品征税的国家。市场参与者表示,他们理解,暂停实施关税将使谈判能够持续到第二季度。路透社援引咨询机构Price Futures Group高级分析师Phil Flynn的话说:“由于美国新关税要到4月才会生效,我们看到油价反弹。这将为谈判留出时间。”
欧佩克在周三公布的2月份《石油市场月度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140万桶,同比增加约10万桶;其中非经合组织石油日均需求增长约130万桶;这一增长幅度将延续到2026年。供应方面,预计非《联合宣言》即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以外的地区2025年液态燃料日均供应增长约100万桶,比上期报告下调了10万桶;预计2026年非《联合宣言》地区液态燃料日均供应增长约也是100万桶。预计2025年《联合宣言》国家非常规液态燃料日均产量增长约8万桶,2025年日均增长85万桶。根据二手来源数据,1月份《联合宣言》国家原油日均总产量4062万桶,环比减少了11.8万桶。今年1月份欧佩克原油日均总产量2668万桶,环比下降12.1万桶。阿联酋原油日产量290万桶,下降3.7万桶;尼日利亚的原油日产量149.5万桶,下降2.9万桶;利比亚原油日产量128万桶,增加了1.7万桶。
综上所述,欧佩克报告预计全球石油市场对2025年《联合宣言》国家日均产量需求4260万桶;2026年估计为4290万桶。
国际能源署在周四发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小幅上调了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并表示随着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提高对产量配额的遵守率,市场上预期供应过剩正在减少。预计今年全球日均需求增长110万桶,平均每日需求达到1.04亿桶。预计今年的增幅将超过去年,但仍低于2023年日均200多万桶增长水平,而且国际能源署对需求增长预测远低于欧佩克同期报告预测增长140万桶。
经重新评估,国际能源署对去年全球日均需求增幅预测为87万桶,而此前的预测为日均增长94万桶。
报告认为,今年全球需求增长仍将由中国引领,尽管中国的石油需求步伐明显放缓,在全球增量中的份额已从前十年的60%大幅降至19%。中国市场石油需求在去年第四季度重拾增长,尽管这完全是由石化领域驱动的。国际能源署表示,“2024年,中国汽油、航煤/煤油和柴油这三种最重要燃料产品的消费量略有下降,这一迹象表明结构性变化正重塑中国的石油需求。中国的燃油消费增长量已经迈入平稳停滞时期,甚至可能已经过了顶峰。    
由于北美地区受到寒流天气影响,以及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原油产量下降,国际能源署预计,1月份全球石油日均供应减少了95万桶。目前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日均供应将增长160万桶,增幅低于此前估计的180万桶。
国际能源署预计欧佩克及减产同盟以外的产油国石油日均供应将增加140万桶,而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的石油日均供应将小幅增加14万桶。国际能源署表示:“对于美国的新关税或关税前景将如何影响贸易流动,以及从长远来看,对两国的制裁升级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 ·本周国内纯MDI市场下跌。宁波120万吨MDI装置检修消息对市场虽有一定提振,但整体买气清淡,贸易商整体心态有分歧,市场主流商谈价格下跌。预计下周国内纯MDI市场弱势整理,市场主流商谈区间或在17600-18100元/吨含税现款现汇桶装自提。[03-20]
  • ·本周国内聚合MDI市场下跌。上海某厂聚合MDI对经销商本周报价下调至17200元/吨,一口价客户报价下调至17300元/吨。国内厂家整体供货策略不统一,总体供应量正常,宁波120万吨MDI装置检修消息对市场虽有一定提振,但下游整体需求低迷,贸易商整体出货积极性较强,市场商谈重心持续下移。卓创资讯预计下周国内聚合MDI市场或弱势运行,市场主流商谈区间或在16300-17000元/吨桶装含税现金自提或周边送到。[03-20]
  • ·周内DMF市场走势保持整理,虽周均值较上周有所提升,但交投氛围保持谨慎。部分市场人士表示其成交多集中于低价小单,随着低价货源的减少和双方心态恢复,成交重心部分上移然因部分终端需求较往年比仍存在不及预期现状发生,故上下游产品行业开工负荷水平均无明显调整。[03-20]
  • ·本周新戊二醇市场涨势继续加快,重心继续推高。原料异丁醛稳中偏弱,不过因新戊二醇完全脱离成本,其对新戊二醇影响基本弱化至无。市场暂无新消息面,但因检修带来的供应收紧预期继续影响市场,下游在库存消化过程中持续看涨,仍有补货计划。新戊二醇工厂订单充足,挺价情绪浓厚,报盘跳跃式走高。下游虽然对高价承压,但几无议价权,低价难寻,只能被动跟进高价,成交重心步步上移。预计下周新戊二醇市场仍继续向上倾移为主,供应方面,当前存在工厂检修,加上工厂订单充足,现货或仍显偏紧;需求方面,下游需求仍以稳中增加为主,且在刚需中仍有备货需求存在;成本方面,原料异丁醛低位震荡,成本面无支撑,但暂无影响。工厂一心挺价,下游维持生产下被动跟进。[03-20]
  • ·本周TDI价格下跌较多,交易量适中。华东上海货周均价12320元/吨,环比跌0.73%。此前市场底部放量后,各方转入消化整理,一方面消化前期跌幅,另一方面交收货为主,新单交易相应减少,且另一方面近期工厂端消息面安静,暂无明确指引。下游集体处于消耗库存状态,近期新单采购并不积极,买气偏淡。工厂方面供应参差不齐,部分工厂因停车或出口等原因内贸供应非常紧张,部分保持常态化供货;贸易商虽然经过前期积极去库存后仓位较低,但仍担忧后市供应增量,且心态面上对新产能投放已经开始反应,因此周内部分报盘率先调低吸纳买气,拖累盘面整体下行。周四海关出口数据发布,1-2月出口量高于预期,市场心态受到积极影响,低价略减少,盘面企稳整理。[03-20]
  • ·预计近期硬泡聚醚市场维持稳势。具体原因如下:原料:环氧丙烷短期窄幅整理,成本面变化不大。需求:下游需求提升乏力,买方阶段性按需采购。心态:业者短期心态谨慎观望,操作积极性不高。[03-20]